奏法 |
説明 |
演奏例 |
倚音 |
分為單倚音(1個裝飾音)和複倚音(2個或2個以上裝飾音)。常出現在主音前,有時也會出現在主音後邊。裝飾音快速帶過去,讓旋律更加流動與豐富性。 |
|
波音 |
上波音(在主音上方2度音程做反復拍打)下波音(在主音下方2度音程做反復拍打)這些點綴裝飾音使樂曲更有彈性而且生動活潑。 |
|
滑音 |
葫蘆絲吹奏傣族樂曲經常使用的技法。使用2度或3度的指頭緩慢向上或向下移開或閉合音孔産生圓潤柔美的樂音。 |
|
指顫音 |
主音上方2度音程1拍或連續2拍,甚至4拍不等做反復拍打。由慢漸快,讓曲子更具有跳曜似的勁道與緊張感。 |
|
虚指顫音 |
主音下方3度音程做反復輕打,像弦樂中的揉弦給人一種朦朧悠遠含蓄的感覺。是傣族民間音樂中很具有特色的演奏技巧。 |
|
循環呼吸 |
一口氣不換氣,氣息可以循環,讓音樂連續不斷。一般不常使用,傣族保留「古調」為其代表。 |
|
副管使用 |
葫蘆絲3管除了中間主管掌控了所有的發音孔外,另外2根為副管。低音La和中音Mi和聲,樂曲中較少使用,一般教程不太著墨。作用是讓樂曲吹奏起來有和聲效果,讓樂曲更多采多姿。 |
葫蘆絲和西洋音楽一樣有打音、波音、滑音、顫音等演奏技巧。但由簧片震動及微妙的氣息控制而産生了獨特的表現方式。其中2支副管打開使用循環呼吸製造出氣勢磅礡的和音效果。
附註:【朱老師線上網課】
從入門、初階到中階循序漸進指導,學習期間學員吹奏作業指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