葫蘆絲的傳説


勐養江畔,竹林深處,傣家小卜冒岩亮在村邊種下了美麗的鳳尾竹。鄰村小卜少少玉在村邊種下了形態優美的葫蘆。在少玉精心呵護下,葫蘆藤爬到了岩亮種下的鳳尾竹上,緊緊的纏在一起,岩亮和少玉相遇相知,幸福的相愛了。
有一天,山洪爆發,所有的寨子都被水淹了。岩亮砍下竹子做成竹筏,少玉將葫蘆栓在竹筏前端增加浮力,但竹筏還是無法承受兩人的重量。為了讓自己的心上人生還,少玉堅定的跳下洶湧的洪水,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洪水退後,岩亮每天守候在竹筏旁思念少玉。有一天,一陣清風拂過,竹筏發出了陣陣悅耳的聲音,如同少玉的歌聲。岩亮照著竹筏的模樣,用了根主管插入葫蘆底部,在中間的竹管裝上銅片,(傣語稱銅片為,意為牢記的意思)打上音孔,做成了篳朗道,即今天所説的葫蘆絲。後來小卜冒們拿上葫蘆絲,吹起優美的旋律來呼喚自己的心上人,同時也紀念這位敢為自己心上人獻身的小卜少和這對相愛的情侶。